電影賞析

借問阿嬤

  • 參考書目與資訊(已讀)

書籍

論肯洛區

- Erika Thomas, Ken Loach : cinéma et société, L’Harmattan, 2009
- Erika Thomas,  Ken Loach : un regard cinématographique sur l’aliénation familiale, L’Harmattan, 2006
- Erika Thomas, Le Cinéma de Ken Loach : misères de l’identité professionnelle,L’Harmattan, 2005.
- Erika Thomas, L’Univers de Ken Loach : engagement politique et rencontre amoureuse, L’Harmattan, 2004
- Philippe Pilard, Land and Freedom : étude critique, Armand Colin, coll《Synopsis 》, 2005
- Francis Rousselet, Ken Loach, un rebelle,Cerf, coll《7e Art》, 2002
- Julian Petley,Philippe Pilard,Laurent Roth,Ken Loach : questions de censure…, Images documentaires, n°26-27, 1er et 2e trimestre 1997.
- Ken Loach & Graham Fuller (dir.), Loach on Loach, Faber Paperbacks, 1998 (en anglais).
- Jacob Leigh, The Cinema of Ken Loach : Art in the Service of the People, Wallflower Press, 2002.
- Fabian Maray (dir.), Visages du cinéma européen, Félin, 2003
 

論英國電影

- Philippe Pilard, préface de Stephen Frears,Nouvelle histoire du cinéma britannique,Nouveau Monde Éditions, 2010
- N.T. Binh et Ph. Pilard, Typiquement British : le cinéma britannique, Éd. du Centre Pompidou, 2000.
- Ph. Pilard, Histoire du cinéma britannique, Armand Colin, coll. 128, 1996.
 

額外相關資訊

J. Donzelot, La ville à trois vitesses : relégation, périurbanisation, gentrification, in Esprit, mars-avril 2004.
Marie-Paule Thomas, Les visages de la gentrification, diplôme École Polytechnique Fédérale de Lausanne, 2006 (www.pacte.cnrs.fr).
Christophe Guilluy, Et maintenant la boboïsation des stades de foot, entretien avec Sylvain Lapoix, in Marianne 16 avril 2008 (www.marianne2.fr).
Georges Vigarello, Du jeu ancien au show sportif : la naissance d’un mythe, éd. du Seuil, 2002.
 

DVD資訊

尋找艾瑞克,DVD 9,第二區,PAL,格式1.85 (16:9 相容4:3),彩色,語言: 英語與法語發音,杜比立體聲與 5.1聲道,Diaphana發行。亦發行藍光。*本片在臺灣由前景娛樂有限公司發行
 男孩與鷹(Les Films du Paradoxe et MGM發行),家庭生活 與 母牛 (Why Not Productions發行,電影筆記系列),底層生活(Diaphana發行),雨石 (Diaphana發行),折翼母親(Diaphana發行), 以國家之名(Diaphana發行)
卡拉之歌,我的名字是喬以及兩部未發行紀錄片(H2F發行),鐵路悲歌(M6 Vidéo發行),甜蜜十六歲(M6 Vidéo發行),吹動大麥的風(Diaphana發行),自由國度(Diaphana發行),致命檔案(MGM發行),麵包與玫瑰(StudioCanal 發行)
 

編劇保羅.拉維提

1957年出生於加爾各答,拉維提本是格拉斯哥的年輕律師,在為人權奮鬥的過程中踏上編劇一途。於尼加拉瓜從事許久的人道服務後,和肯洛區搭上線(反對黨所領導的游擊民兵在尼加拉瓜的土地上肆虐,對抗著由桑地諾民族解放陣線所統治的政府。)拉維提對這個國家的情況感到憤怒,他想出來「做證」,戳破尼國政府與雷根政權下美國特勤部隊為了反革命而散布的謊言。電影似乎是理想的工具,能將人們心中的數字與論述,轉換成真實的血肉。這位《折翼母親》的作者與關心社會的肯洛區仔細聆聽著社會的聲音。影片讓我們看到活生生的人物如何被政治的力量毀滅。(在爾後的《卡拉之歌》)中,兩人常常見面,肯洛區也從拉維提的經驗當中得到收穫(像是他選擇演員一樣),也讓拉維提在《以國家之名》裡插上一角,扮演馬克思聯盟民兵裡的蘇格蘭人。
 
從那時,肯洛區和他的編劇找到了互相合作的方法,至今從未改變:拉維提會先寫出劇本,而肯洛區可能將其稍做修改或完全推翻...兩人不斷重複這樣的模式直至導演滿意劇本為止。《卡拉之歌》花了他們很長的時間...因為在同時,肯洛區的前部電影─《以國家之名》〈場景在英國北方〉,被影評認為偏離了普羅大眾,也因如此,他對《卡拉之歌》的製作小心翼翼。《卡拉之歌》是兩人第一次的合作,所以拉維提和肯洛區,必須互相調整彼此看待事情的方式與情感,使之磨合。拉維提回想起這段困難重重的經驗時說:「很簡單……我把劇本給他,他拿紅筆畫滿線、問我一堆問題,接著,我們才討論,最後,我再把劇本丟進垃圾桶,回家重寫一次。就這樣不停重複相同的過程。」*如果把拉維提的《卡拉之歌》的劇本與肯洛區的影片拿來比較,我們可以看出導演在拍攝現場做了許多更動。今日,兩人已經「熟」到不太需要再對劇本做修改了。肯洛區幾乎照著劇本的台詞拍,而且最多看三四個劇本版本就定案。安卓亞.羅(《愛爾蘭路》裡的芮秋[Rachel])說:「我看過很多肯洛區的電影。和大家一樣,我起先覺得多數的場景,應該都是即興發揮。但事實並非如此,肯洛區的電影都有嚴謹的劇本。即興發揮只有在發展角色的時後才用上。」,這也是大多數肯洛區演員的感想。**
 
拉維提總共負責肯洛區近九部作品的劇本(除《鐵路悲歌》之外)。在這個過程中,他的劇本越來越複雜,用了越來越多的「閃回段落」,角色也因而更為立體、更有深度。劇本的結構上採取了許多簡短的段落,好讓剪接為影片注入鮮活的韻律感。拉維提的劇本有個特色:敘事總是圍繞著主要的人物展開。他也是《貨物》(Cargo,2006,導演克里夫.高登[Clive Gordon])與《時代啟示錄》(Even the Rain,2010,導演伊希亞波拉因)兩片的編劇。
 
*見Francis Rousselet, Ken Loach, un rebelle
**影片的文宣。如果你想更了解拉維提,請見L’Avant-Scène du cinéma, n°517,décembre 2002(帕斯卡.柏亨斯坦〔Pascale Borenstein〕詳述了《甜蜜十六歲》的分鏡)、Positif n°563,janvier 2008(福羅黑爾.佩里亞脫〔Floreal Peleato〕論《自由國度》)。
 
 

修飾過的名言

艾瑞克坎托愛說教,但又不失魅力;他熱愛創造名言佳句,使之朗朗上口。1995年,他飛踢了一位侮辱他的球迷。以下這句名言來自於當年的記者會:
「海鷗跟著漁船只因為牠們覺得有沙丁魚可吃。」
肯洛區與拉維提開心地發明了許多類似的句子,保留了其核心精神。影片中的「名言佳句」傳達了「大帝」荒謬的喜劇感。它們讚頌著勇氣、韌性、無畏、自信、洞察力與團結。這裡,我們列出了十一個句子:
「不面對危險,就無法克服危險」(場9)
「有時,最美好的回憶最難熬。這就是人生」(場9)
「害怕危險的人永遠出不了海」(場12)
「不丟骰子的人,永遠骰不到六」(場12)
「人們總是比自己想的有更多的選擇」(場12)
「最高貴的復仇是原諒」(場22)
「當我們學會騎腳踏車或丟球時,是為了讓我們的生活過得更好」(場26)
「啊,女人…是男人最難解的謎團」(場26)
「對你的朋友坦白,對他們有信心」(場39)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場40)
「要是敵人比你還快,別嘗試追過他們;要是他們的右翼較強,就從左邊進攻。想讓別人驚訝,先讓自己驚訝。」(場40)

電話

(02)2704-8856

地址

100台北市中正區銅山街13號二樓